当前我国脱贫攻坚行动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期,如何实现深度贫困地区、重点贫困人口的脱贫发展乃是下一步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 年8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对于精准扶贫做出了具体的战略部署, 其中指出应当严格坚持现行扶贫标准及精准扶贫的基本方略,强化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举措, 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攻坚的可持续性。在金融化的现代社会,经济弱势家庭更容易由于金融参与机会和知识技能的缺乏而导致发展困境,陷入贫困循环。社会工作者除了倡导具有包容性和平等性的金融制度环境外,也应致力于通过不同层面的介入协助儿童青少年、老人、残障者及困境家庭应对经济风险,提升金融能力与资产积累,最终实现脱贫自立。此外,社会工作专业在教育和实务工作中应当增强对于经济问题和金融理财相关知识的训练,尤其是可以结合本土社会制度和文化情境,发展具有文化敏感性的金融能力建设实务与课程方案,以更好地应对贫困家庭的生计发展及脱贫需求。金融能力建设体现了一种积极的、发展性的反贫困社会工作取向,它试图回应贫困对象更加结构性的发展机会与能力限制, 对于拓展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尤其是推动社会工作参与反贫困及社会发展有积极的启示。(编辑:谢霄设计:谢霄)
编辑:刘星宇socialwork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