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叶丽洪
单位 | 厦门开心社工服务中心
如果说经济学的专业性、成效呈现是立竿见影的,那么社会工作则是润物细无声的。正是本身学科的定位与功能的差异,不管是久经沙场的资深社工还是初入社工行业的社工小白,往往都会产生一个疑问——在社工服务中,如何去体现专业性?
而随着社工服务功能的拓展,资源整合作用的逐步重要,社工会链接外部非社工行业的老师助力到活动的开展中,这时,又一个疑问出来了——社工链接外部老师开展活动,如何体现专业性呢?
本文聚焦引进外部师资助力服务开展,如何体现社工专业性的问题,从探究链接外部老师的原因出发,围绕着服务的前期、中期以及后期三个阶段,介绍社工如何在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角色作用去凸显服务的专业性的方法,从而助力到专业社工服务的开展。
一、为什么要链接外部老师?
追根溯源,要了解链接老师助力活动开展如何体现专业性,首先需要探究的是社工为什么要链接外部师资资源,链接外部师资的作用是什么?在缘由的探究方面,有如下四点的说明:

1.满足服务对象日益增长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的需求也不断变得多元。从原本的基本生活满足到如今的个人发展需求,服务对象需求的变化给社工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以企业社工服务为例,职工的需求聚焦在办公软件学习、摄影、抖音直播技巧等,仅仅依靠社工的力量无法满足服务对象的跨专业需求,引进外部师资,可以满足服务对象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
2.弥补社工其他专业领域的短板
社会的发展没有社工万万不能,而社工也不是万能的。在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咨询管理等专业服务的培训方面,与其他专业领域的老师相比,社工不具有优势,如果社工一味依靠自身力量去推进,结果只会事与愿违。引进外部师资,可以弥补社工在其他专业领域的短板。
3.盘活社区资源助力服务的开展
社区具有丰富的资源,社工在开展服务过程中,如何去挖掘社区能人异士助力到社区治理中来,成为社工服务的关键。链接社区专业的老师助力到项目服务的开展,不仅可以盘活社区资源,也可以增强居民与社区的粘合度,促进社区的融合发展。
4.实现社工服务的融合创新发展
社工项目的实现创新发展,仅仅依靠社工一方的力量难以推进。如何整合多元主体力量,助力到项目服务中来是促进项目发展的关键。引进外部师资力量,可以助力社工服务的开展,实现社工服务的融合创新发展。
二、服务要如何体现专业性?
社工服务专业性的体现,不是聚焦某个阶段的服务,而是贯穿服务前期、中期以及后期各个过程,只有在每个阶段去融入社工服务,才能确保引进外部资源助力活动的专业性。

(一)前期筹备阶段
1.需求调研精准化
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紧紧围绕着服务对象的需求,但由于服务对象的需求具有多元性、复杂性以及变化性,所以要求社工在服务前期要进行深入的调研,系统全面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而在引进外部师资开展活动的时候,社工更要通过问卷、访谈等多种方式去调研服务对象的需求,通过了解到的需求去寻求合适的师资,同时需求的情况也可以作为老师后期进行服务方案设计的依据。
2.师资链接专业化
资源链接作为社工的重要角色之一,资源链接专业与否直接影响到社工的专业性呈现。根据项目特点,师资的链接途径和对象也各不相同,长者服务项目可以挖掘退休有能力的老人作为兴趣班的老师;儿童项目可以挖掘家长志愿者骨干作为家庭教育、亲子教育等老师;企业项目则可以根据企业的业务范围挖掘老师,如银行可以挖掘理财/防金融诈骗老师,企业咨询管理公司挖掘企业运营规划老师、职业生涯规划老师等。
3.方案设计个性化
在服务方案设计方面,社工要充当好支持者以及督导者的角色。在老师根据居民需求进行方案设计之后,社工要立足整个服务的目标、项目的规划,结合服务对象的个性化特征,对方案进行专业性审核,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与老师进行方案的修改。
除此之外,社工还需对老师的授课情况进行提前审核,可以让老师试讲、或者去听老师日常的授课情况等,了解老师的授课风格与能力。
(二)中期执行阶段
1.开场有引入,结尾有总结
社工服务的专业性体现在实务的操作流程规范要求,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活动,社工的服务注重连贯性、承接性以及系统性。所以在活动开展的时候,社工需要设置开场的互动,通过破冰/热身游戏,让服务对象快速融入到活动中来;在活动的结尾,需要设置总结反思环节,让组员通过文字或者语言等形式,回顾活动的收获,并在此过程中去检测活动的成效。这一系列的流程需要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支持,需要社工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督导和实践。
外部老师只是社工为推进服务过程中的介质,需要以社工为主,老师为辅。如果外部老师可以承担这几个环节的执行,那么社工只需作为协助的角色,如果老师没有办法开展,社工则需要自己作为执行者的角色去落实开场和结尾的活动。
2.活动能协助,危机有对策
一方面,在老师进行活动开展的时候,社工需要做好活动协助者的角色,与老师形成AB角作用。为老师提供活动所需道具、对需要协调的事宜进行协调等,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另一方面,所有的活动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危机状况,社工要提前将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做好危机处理方案,确保突发状况出现的时候,能够更好地进行应对。
3.过程有观察,效果能评估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社工还需要作为活动观察者的角色。不仅观察服务对象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组员的互动、参与度等,还要观察老师的授课内容、授课技巧以及表现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以便后续活动能够做更精准的评估。
(三)后期总结阶段
1.进行满意度调研,了解服务成效
社工在活动结束后,需要对服务对象进行满意度调研,了解服务的成效。与常规活动的满意度调研不同,调研的内容还需增设对老师的评估等。满意度调研可以采取前后测、问卷调查、线上以及线下访谈等多元的形式。
2.与老师进行复盘,促进共同成长
老师助力项目服务的开展,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希望能够通过课堂有所收获。社工在活动结束后要及时跟老师进行复盘,针对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如实反馈,包括好的经验做法总结、活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组员的反馈交流等,通过复盘,不仅可以帮助老师完善自己的服务水平,也可以为项目开展类似活动提供经验支持。
3.对实务进行反思,提升专业水平
社工服务的专业性,很大程度是需要依靠社工后期对实务的总结、思考以及提炼,对于链接外部老师开展活动更加需要注重实务的产出。社工需要站在专业服务的视角上去评估整个服务的成效,总结经验效果,并形成实务输出,为项目、为机构、乃至于行业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从而提升专业服务水平。
三、最重要的是什么?
社会工作区别于其他行业的重要点在于他的核心价值与理念,助人自助是贯穿社工专业服务的关键。笔者认为,所有的专业服务的源头不是专业的服务技巧,而是专业的服务理念,如何将专业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社会工作专业性的重要因素。放置于链接外部老师开展服务中来说,如何用社工的理念去影响外部老师、服务对象,促进他们的发展,让服务更具社工味道,才是服务的根本。
社会工作专业性如何凸显的问题一直是长期困扰社工的一大问题,而外部老师的引入,在项目评估过程中也让社工的专业性饱受诟病。所有事物的发展都是在辩论中发展起来的,不管是“保持专业性”还是“去专业化”,笔者始终坚信,最终还是有利于社工行业的发展。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编辑:涂才婷socialwork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