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WORK WEEKLY
你不是唯一 跌撞中成长!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社工如何开展婚调工作?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生活和工作按下了暂停键,因疫情而导致的情绪压抑、家庭琐碎争执、情感矛盾纠纷等问题易发多发,呈现出形式多样、数量剧增、调处难度加大等问题。疫情期间,和合机构妇联维权驿站社工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创新工作模式,延伸服务触角,进一步推动婚姻家庭矛盾排查化解工作。

一、夯实一个“工作模式”,打造婚调“警情通报”网络。

运用“婚调M+”大调解体系进一步健全工作模式,联合公安、政法、网格等多部门资源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同安排、同推动、同落实”的持久合力,打造婚调“警情通报”网络。大力开展妇联系统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和妇女儿童权益突出问题“大排查,大调解”工作,对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和妇女儿童权益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排查梳理。

二、做好两个“内容加强”,提高婚调工作效能。

一是加强线上宣教。结合《反家庭暴力法》四周年,通过线上微信群、朋友圈、公共展示屏等形式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和典型案例;二是加强家事纠纷调解。对婚姻家庭个案进行分级分类办理,针对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加大调度力度,积极适用简易程序“登记-询问-调解-归档”四步法处理;针对案情复杂且争议较大,采取“咨询-调解-转介-跟进-归档”模式,调解由线下转化为线上,待疫情缓解后择期现场调解。

三、确保三个“线上畅通”,实现调处“零接触”。

妇联社工快速响应,提前介入,一是确保心理援助热线畅通。积极开展“在线咨询”和“居家服务”,第一时间启动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12338,接受群众在线咨询;链接“特殊时期的心理防疫和关系防疫”、“夫妻相爱容易,为何相处太难?”等主题心理公益讲座。二是确保线上调解畅通。发挥“互联网+调解”作用,通过微信视频、手机通话等施行“无接触”调解,对调解案件实行“一案一法”,采用“角色互换法、面对面与背对背调解法、优势视角法”等多元调解手法来实现案件调解,有效提高了调解成功率;三是确保“足不出户,资料到家”畅通。以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为原则,结合婚调服务的特点与实际情况,运用科技及信息化手段,全面创新法律服务手段,做到“疫情切断服务不断”、“零接触办理手续”,有效地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新冠病毒疫情对婚调日常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常规性的工作方法,已不再适应当前疫情防控下的婚调工作需要。和合机构社工结合特殊时期的特点,灵活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夯实一个“婚调M+工作模式”、加强两个“婚调工作内容”、确保三个“线上畅通”等形式,高质高效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有效推动辖区疫情防控期间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多元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作者简介:谢水玲,女,中共党员,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2017年从事社工行业,助理社工师,三级心理咨询师,深圳市光明区和合社工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光明区玉塘街道妇女维权驿站项目负责人。

赞(3)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社工周刊 »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社工如何开展婚调工作?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