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0-17岁农村流动儿童(又称随迁子女)达2877万,约占全国儿童总数的十分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起,随迁子女上学难开始作为最重要的教育公平问题被提出和讨论。有研究结果显示,自2001年“两为主”政策颁布至今,该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得到了改善,就读城市公立学校人数占全国随迁子女总数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国内外学者和教育实践者一直关注随迁子女的受教育经历是否能够帮助他们实现社会阶层地位的上升,目前存在三类观点:首先,与民办学校相比,城市公立学校有较好的师资和硬件条件、与本地户籍学生混合编班能使随迁子女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因而有望实现阶层跃升。其次,随迁子女在城市公立学校中常常被区别对待,导致学业成绩不佳,遭遇“天花板效应”,难以改变他们的社会阶层地位。最后一类观点认为,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的教育资源分配体制深刻影响和塑造着随迁子女的学校教育经历,研究其阶层上升机会要重视政策因素。
本次沙龙关注随迁子女的主体声音,探讨随迁子女在日常学校生活中遭遇了哪些困境、以及他们参与到了哪些探寻阶层上升机会的活动。通过呈现流动青少年学校教育经历的经验材料,从城中村拆迁改造对随迁子女阶层上升机会的影响、城市公立学校感恩教育灌输随迁子女感恩学校的意识、回流青少年渴望当“网红”等三个角度,揭示流动青少年对日常学校教育实践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参与到他们认为可行的阶层上升实践之中。
本次讨论致力于推进与流动青少年阶层上升机会相关的思考,通过展现其主体视角,帮助实践者和研究者理解他们在探寻阶层上升机会的过程中孕育的梦想和遭遇的困境,从而发现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和有效的干预策略。
主讲人:
李淼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本期特邀嘉宾:
熊易寒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副院长 博士生导师
周升磊 济南市睦恩公益服务中心 主任
沙龙议程
14:00-14:10 主持人开场,沙龙简介
14:10-14:50 主题发言:阶层固化之下,流动青少年如何尝试突围?
14:50-15:10 讨论者发言
15:10-15:45 自由互动与问答

【主讲人简介】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教育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文化、社会分层与流动、道德教育和质性研究方法,近期关注新媒体与农村青少年学校教育。已出版英文专著一部(Routledge, 2015)、在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China Quarterly、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Citizenship Studies、《青年研究》和《文化纵横》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主持国家社科一般项目一项和省部级课题多项。
时间:2020年10月31日(周六)下午 14:00-15:45
地点:线上 腾讯会议 | 会议号:839 651 413

识别下方二维码,报名参加沙龙活动!


传播媒体/平台:

关于億方公益沙龙
如何更好地联结研究和实践是当下中国公益面临的大挑战之一。如果不了解实践,研究者可能无法提出有针对的研究问题,这样的研究很难有效总结实践经验,也解答不了实践者的困惑。另一方面,实践者因为缺乏理论和方法上的严谨训练,往往难以系统地梳理过往的经验并将其提炼至普适的理论,导致好的问题解决方案成为偶然个案,困于不能复制与推广。
億方公益沙龙由億方基金会菁莪伙伴主持,秉承億方公益基金会“激发民间智慧行动,创建公平美好社会”的愿景,践行菁莪计划项目“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理念。我们希望通过沙龙,促进公益研究者、实践者及相关利益群体的多方对话,思考公益研究和实践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惑,达成各方协作共同推动研究与实践的更好联结,最终促进公益发展。
关于菁莪计划
“菁莪计划”是由北京億方公益基金会于2016年发起的支持公益青年研究人才支持项目,倡导“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理念,支持具有务实、专业、前瞻、创新的青年研究者及实践者开展公益研究,通过每年资助10万元研究经费、匹配导师资源和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促进青年研究人才对社会议题关注与实践,推动公益行业发展和社会的积极变革。
菁莪计划目前共有36位伙伴,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专业,大家共同致力于研究推动社会美好改变,共同打造多元化的菁莪伙伴价值共同体。通过国内外交流学习,不断开拓视野,积累经验,实现自我提升与突破,成为有积极影响的公益研究者。
億方「菁莪计划」助力公益研究伙伴坚定前行!
了解億方:
億方公益基金会官方网站
www.yifangfoundation.org
☆★ ——————— ☆★
欢迎关注億方公益基金会 微信公众号:亿方公益

了解菁莪计划:
☆★ ——————— ☆★
欢迎关注菁莪计划 微信公众号:菁莪计划

编辑:李明蔚socialwork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