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公益组织有了更多的平台和渠道来讲好故事、宣传自己,关于公益组织如何做好品牌传播和公众推广,白岩松认为,找到真正有需要的人,把事情扎扎实实做好,无论时代怎么变迁,这都是最好的一种宣传。
记者:如何看待目前慈善公益理念的普及?
但是的确从汶川地震开始才有全民参与公益,那么这是A面,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路程不长,可是另一个如果说B面的话,我曾经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那个时候我就提出了一个概念,我说未来10到20年,对于中国的慈善公益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捐多少钱,也不是捐多少物,而是建章立制,规范它。
因为只有真正的在未来的10到20年把它规范了,建章立制,该有的规章制度都有了,将来的慈善才可以走得更远,更重要的是走得更稳。
记者:公益组织如何更好地推进传播工作和提升社会认知?
可是至于说到NGO组织怎么去更好的宣传自己,我认为对自己最好的宣传是不要求大,从一个需求入手,找到真正需要你的人和你想做的事情,然后把这个事情扎扎实实的做好。我觉得不管时代怎么变迁,这依然是最好的一种宣传。而不是讲一个特别漂亮的故事,却很难落地。
记者:有一种观点认为践行社会公益也是企业家精神的一种体现,您怎么看?
我觉得全社会首先要认为,一个最牛的企业家不是他最后捐了多少钱,而是他创造了人们需要的产品,而且是善经济的范畴,解决了更多人的就业,这才是最优秀企业家排在第一位的品性。接下来有多余的能力然后再去做(公益)。
我依然认为比尔·盖茨最伟大的贡献不在慈善,在之前他作为一个企业家改变了整个我们进入到电脑时代的一个入口,包括使电脑拥有更大的功能,使人们整个的工作方式发生改变,这才是比尔盖茨最伟大的地方。
记者:十年来,中国公益有哪些进步明显的地方?
我觉得慈善公益必须以需求为本,不能以出发为本,我要做公益是因为有需要帮助的人或事放在那才应该有公益,而不是“我要做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