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成都市民政局机关党委
江维书记贡献课程资料
“We创益”第五期第一次课程开课了
经过一周的学习和消化
大家是否已经融会贯通课程知识了呢?
小编也经过系统学习整理
呈上课程的知识点
一起来回顾老师讲的内容吧~~
知识回顾目录
01、成都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
02、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03、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政策
04、开展城乡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行动
成都现有4343个村/社区,2000余万常住人口,登记的社会组织11129家,社会工作机构522家,其中有11个全国首批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单位,4个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10个全国第二批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单位。成都市社会组织发展的几个特点:
1、教育培训,理念先行,人才培养,专业本底。
2、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得到长足发展
(1)建立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
2009年,成都市率先制定并颁发了国内第一份明确政府购买服务范围的文件《关于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制度的意见》
(2)建立政府支持社会服务机制(每年15亿)
成都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特点→购买社会组织而非社工岗位
优势:社工组织能够挥组织优势激发社会能量解决问题。
劣势:而社工岗位往往会被行政事务化。
3、创设激励机制,激发社会人才干事创业热情
4、标准先行,强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覆盖方面全:老年、司法、妇女、儿童、教育、残障、社区、社工岗位、评价指标
1、社会三大部门(Gelatt,2001):
第一部门 政府:为民服务
第二部门 企业组织:创造利润
第三部门 非营利组织:改造人类
2、社会问题与回应机制:
①需要寻求家人和朋友解决的问题
→建立支持网络:家庭、家族 朋友、邻里 志愿者
②需要各种专业介入解决的问题
→培育社会组织:法律援助、心理辅导、社会工作介入
③需要政策解决的问题
→有限责任政府满足最低需求,满足最普遍需求
3、社会组织的功能:
(1)服务提供的功能
由于政府资源不足或追求公共利益的限制,无法实现更多的福利功能,非营利组织可以选择性介入,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满足政府无力承担或承担不足的福利需求。
(2)开拓创新功能
社会组织由于没有严格的科层管理限制,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较高,组织行动具有弹性和灵活性,因此可以尝试具有实验性的新任务,扮演先导或创新的角色。
(3)监察倡导的功能
社会组织由于直接服务社会基层百姓,所以能够直接了解社会的需求,掌握政府政策的执行效果,因此可以扮演政策监察和倡导的角色,及时反馈社会需求变化信息,倡导政府关注新的社会需求,协助政府更有效地执行政策,及时修订政策和制订新政策,来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社会需求。
(4)价值维护的功能
通过非营利组织的运作,可以促进社会大众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培育社会大众的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维护积极正面的社会价值,保护社会特殊困难群体的利益。
4、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观念的转变: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
中共十九大进一步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并且鼓励建立“法治、德治和自治”有机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将“社会管理”变为“社会治理”,这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重大的理念转变。
这表明社会管理或社会治理的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不再是单一的政府公共权力机构,还包括社会组织、社区组织、企事业单位,甚至公民自己。
这进一步表明,“共建共享”“社会共治”“社会自治”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理想目标。
5、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不可替代的专业社会服务,如枢纽平台组织为社会组织提供支持、资源链接,如社区自组织能力不足无法提供社会服务的领域。部分可以转型为社会企业,满足普适人群的竞争性服务需求。
6、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优势:
(1)社会组织有利于克服社区“行政化困境”, 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管理的良性互动。
(2)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助于破解社区“共同体困境”,形成社区自治管理的协调性规范和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