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20余名消费者驱车前往重庆市渝北区统景镇西新村,与当地贫困户一起采摘枇杷。
“贫困户种植的新鲜枇杷刚成熟,纯绿色无污染,有需要请联系15*********。”这是红领巾社工发布的一条“广告”,仅仅4天时间,就让当地贫困户收到采摘枇杷订单5份,配送订单15 份,卖出了近1000斤枇杷,16户贫困户实现创收4000余元。


贫困户感谢社工卖了近500斤枇杷
“要不是社工帮我卖了近500斤枇杷,我家的枇杷就烂在家里了。”说起红领巾社工于小清对自己的帮助,西新村的贫困户黄明不停地说着感激的话。
黄明今年49岁,他和妻子是残疾人,有个儿子还在读小学,因家庭生活困难,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今年,黄明种植了2亩枇杷,2020年结的枇杷个头大、品质好,让他看到了增收的希望。可临近成熟时,他却傻了眼:由于新冠肺炎,严重影响了枇杷的销售,近500斤枇杷找不到销路,成了他的烦心事。

得知枇杷滞销的原因和困难后,红领巾社工当起产业扶贫的推销员,为黄明和另外15家贫困户制定了销售方案,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售卖”。没隔几天,来自渝北区、江北区、北部新区的订单频频而来,红领巾社工又当起包装员和运输员,助黄明卖完枇杷,还帮扶另外15户贫困户销售了枇杷。
社工帮贫困户算好“脱贫账”
收入多少?开支多少?是否达到脱贫标准?问清楚,算明白。近日,红领巾社工还实地走访贫困户,实实在在为其算了一本”收入账、明白账”,通过算账,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从而实现脱贫。
“我们家不仅种植有枇杷,还种植有樱桃、桃子、李子等水果,养殖了鸡、鸭。以前小贩将有些钱打到我们账户上还不知道是什么钱,每年收入账目不清。“黄明称,通过红领巾社工这样一算,明白了这次枇杷和其他产品销售的收入。
“我们根据西新村16户贫困户的家庭收入算账明细理了一份动态监测表,‘排’出了7、8月份产业扶贫链。”社工于小清称。通过动态监测表,可以掌握贫困户的有没有外出务工,就近就业的务工收入,家里种什么、养什么、经营收入又是多少等情况,还可让贫困户认可即将售出的农产品,为其规划产品链,助其从零售走向大规模运营,从脱销水果扩展到养殖业销售,”这种脱贫脱销的方式,更加精准,更加透明度,也拉近与贫困户的距离。”
编辑:金娜socialwork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