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发现
商业消费左右着我们对生活的追求,
人们渐渐不再关心邻居、自己所生活的社区,
真正的生活似乎正离我们远去。
今天,你是否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始探索
这种人与人、人与大自然能和谐相处的可持续生活——
与身边的妈妈们,在社区里开展家庭读书会;
带着社区的小朋友去认识自己所在城市的老树;
不时游走社区,采访老人,记录老街区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关注家门口的河涌,为它的清洁,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经常利用周末的时间,走进一个个城中村,去为那里的打工家庭的儿童带生动有趣的活动课?…..



过去十年,千禾社区基金会支持过数百个团体或个人,为社区带来积极的改变。
下一个,会是你吗?
“禾计划”希望通过小额资金资助的方式,在珠三角地区,寻找与支持关注文化保育或社区教育等可持续生活议题的志愿组织和个人,陪伴仍在摸索中的草根项目生根发芽,期待促进社群的成长与合作,人与人的联结,为可持续社区力量培育注入活力。
禾计划第一轮将着力于文化保育和教育议题,未来将会开展包括环保在内的其他议题的招募。资助分为志愿组织支持和个人支持两种形式。
志愿组织支持
对志愿组织的期待:
- 具有使命感,愿意深化议题,为社区带来不离初心的改变;
- 具有互助性,凝结社区或社群的力量,倡导探索及展现生活自主以及对环境更友好、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 愿意将理念传递给更多人,欢迎公众参与;
- 有强烈的意愿开展活动,但还缺乏启动资金;或者正在开展活动,但缺乏足够的资源;
- 有强烈的意愿申请小额资助,对相关议题有具体的方案和策略(活动须为非创收公益活动);
- 探索创新议题,愿意分享或传播经验,帮助他人成长。
你可以得到什么:
- 获得5000至15000元的资金支持,可用于团队成员的学习、走访或团建;具传播性质的经验梳理(如编写手册、相册、组织分享会等);开展公益活动;
- 志愿组织的核心成员将优先获得参加千禾组织的社区工作手法/能力建设、组织管理、个人成长等相关主题的互访交流、游学、工作坊等学习机会;
- 志愿组织成员可加入千禾搭建的公益平台,获得更多联结不同公共议题的伙伴和导师的机会;
- 获得来自“禾计划”的持续陪伴和支持:
1、简介会&共学会(必修)
2、中期学习工作坊(必修)
3、末期汇报会&座谈会(必修,汇报+学习)
除以上3次必修活动,千禾平台亦会提供更多学习机会给伙伴,作为选修课程,并链接不同议题的小组参与共学,以促进社群彼此联结、共同成长。
申请项目周期
每个志愿组织支持1-2个周期,每个周期约9个月,不超过12个月
申请流程
1、即日起至8月28日:点击阅读原文或扫码链接填写“禾计划申请表”报名。收到申请表后,如初步符合资助方向或条件,我们会约定一次电话访谈或面谈。
2、9月8日:邀请进入复选的申请者提交详细的计划书
3、9月28日:计划书提交截止日期
4、10月9日:确定入选名单

个人支持
对申请个人的期待:
- 关心公共议题,希望寻找同行伙伴;
- 有学习成长和实践的需求和意愿;
- 愿意梳理相关议题和组织成长的经验,并愿意向社区/社群进行分享和传播,帮助他人成长;
- 特别欢迎有意识去形成社群志愿组织的积极个人。
你可以得到什么:
- 获得800元至1000元的资金支持,可用于个人的成长学习、交流与实践活动的费用开支;
- 加入千禾搭建公益平台,获得更多联结不同公共议题的伙伴和导师的机会;
- 优先参加由千禾组织的社区工作手法/能力建设、组织管理、个人成长等相关主题的互访交流、游学沙龙、工作坊等学习;
- 支持个人在自己身边的社群或社区实践(非创收性质公益活动),也可以在千禾的平台上实践;
- 获得来自“禾计划”的持续陪伴和支持:1、简介会;2、完成申请者的个人行动计划(入选后提交)及总结;3、经验分享&共学会。除以上必修活动,千禾平台亦会提供更多学习机会给积极个人,作为选修课程,并链接不同议题的伙伴参与共学,以促进社群彼此联结、共同成长。
申请项目周期
每位积极个人支持1-2个周期,每个周期约6个月,不超过9个月
申请流程
从即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点击阅读原文或扫码链接填写“禾计划申请表”报名。收到申请表后,我们每月将筛选确定一批入选名单进入后续的项目流程。

编辑:李福滨 socialworkweekly.cn